黃山內學長 土壤環境科學系54 年畢業

現職: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董事長
重要經歷:
1. 行政院農業委員農糧處處長
2. 行政院農業委員農業試驗所副所長
3. 行政院農業委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4. 行政院農業委員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5. 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所長
6. 國立臺灣大學、中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傑出表現:

1. 農田地力改進、施肥技術開發與推廣示範。
2.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遷建工作。
3.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鹽鹼土壤改良。
4. 新型微生物肥料及有機質肥料開發與推廣示範。
5. 引進國外先進有機農業栽培技術與農場管理。
 
 
得獎感言 ⸻
田庒囡子 - 泥巴博士 - 有機大使

 

 我是黃山內,一個在鄉下放牛耕地的田庄囡子,出生於苗栗通霄,六歲隨父母親舉家遷移至屏東高樹,呷飽對現代人是一種簡單事情,但在 30 年代的臺灣卻是種奢求,在啟蒙老師溫永龍先生及劉信祥校長的教導下,深刻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將我從放牛的囡子一路送進屏東初中、屏東高中。隨後在我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曾忽視知識的重要性,書中自有黄金屋是真實存在的,唯一能由自己掌舵的只有「讀書」,所以認真學習成為求學時期的唯一的目標。爾後不負眾望的考進台灣省立中興大學農業化學系,當時農化系設有土壤肥料及農產製造兩組,因家裡務農關係,從小就體會到土壤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人類和土壤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大學的專業毅然決然地選擇土壤肥料組,在學期間,基礎科學 ( 土壤學、植物營養、微生物、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與分析化學等 ) 的深厚積累,為我日後留學美國墊下深厚的基礎,在此特別感謝王世中院士、盛澄淵博士、楊策群博士及王銀波教授的教導與勉勵。
 民國 55 年大學畢業隨即進入省政府農林廳服務,開始了公職的生涯,服務國家農業機關 40 餘載。一路從基層公務員技佐逐步升遷至場長、處長職位,期間受到許多的前輩與長官提攜。如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服務 12 年中,受到時任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蘇場長匡基的提拔,從土壤肥料股長升任到作物環境課長。服務農林廳與農委會技正時,承辦國家重要農業科技計畫期間,因獲得時任農委會蘇技正楠榮的研究經費的支持,讓臺灣許多關於土壤改良、作物肥培管理及微生物肥料等方面的研究有重大的突破。此外,在民國 90 年時,受到時任農委會陳主委希煌提攜,擔任農委會農糧處長,當時正值臺灣加入WTO 的關鍵時刻,協助國家重要政策「農業策略聯盟」,以及「稻米政策改革小組」等,為臺灣農業因應自由貿易開放奠立穩健基礎。在派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農業與水利技術服務團期間,成功改良土壤鹽鹼問題,解決當地農業種植的問題。經過此經驗,深刻的認知到在一些土壤貧瘠國家,如我國邦交國布吉納法索與海地,唯有透過改良土壤環境,發展農業,才能真正解決當地的貧困與落後。
 在服務公職時,受到長官的鼓勵,前後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碩士專題「Effect of Mn on Soybean Growth」,感謝教授 Dr. John   Sickluna的指導;博士論文「Production and Emission of Methane From Experimental Paddy Soils」,是密西根州立大學 Kellog Biological Station 長期農業生態監測溫室氣體排放的一部分,感謝 Drs. James Tiedje 及 Mike Klug 的資助與指導。返國後讓我更有能力與承擔去履行農委會長官所交付的職位,如農試所副所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農委會農糧處長。在 30 餘年擔任農業改良場場長時,由於社會各界對有機農業仍懵懵懂懂,所以由我率先從各國引進有機農業栽培技術,先後在花蓮富里有機水稻、嘉義朴子有機甜玉米,苗栗通霄有機草莓建立有機作物示範田,藉此設置田間試驗場來推動有機栽培技術研究,在全臺各地舉辦有機栽培成果發表會與有機農業研討會,組織有機農友與農業研究單位有機農業栽培人員將其經驗交流,建立有機栽培之正確觀念及生產技術,全面提昇有機栽培的經營層次,為日後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奠下基石。民國 107年,臺灣第一部有機農業專法「有機農業促進法」誕生,這是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很重要的里程碑,法案催生的前期我應游錫堃院長要求,與有志一同的先進歷經多次草擬,共同催生法案誕生。臺灣有機農業發展 30 餘載,從萌芽階段至規範發展階段,每個時期皆有我努力的身影,可謂之臺灣有機農業幕後推手,本持著有機農業的真諦-和諧、安全、健康、永續等理念,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在臺中、花蓮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工作期間,偕同農改場優秀的科研團隊從事各種農作物品種改良、土壤與肥培管理、病蟲害及雜草防治、農業機械化等耕作技術改進工作,發表論文、專利及推廣文宣多達 111 篇,與主持參與相關之農業研究發展試驗研討會、研討會每年 30 場次以上,涉及層面廣泛,主要層面為「施肥技術改進」、「有機物與有機肥料之調製」、「有機土壤微生物之開發與利用」、「有機農業栽培技術之開發與應用」及「低產問題土壤改良與推廣」、「農作物栽培產生溫室氣體」等方面。獲得學術上的肯定,如國際同濟會「十大傑出農業專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優秀農業人員獎」、「有機農業績優人員獎」、「有機農業大使」、中華農學會「學術獎」、「事業獎」、「優良農業基層人員」、中華永續農業協會「永續農業傑出學術獎」、中華土壤肥料學會「學會獎」、國立屏東中學「傑出校友獎」。
 公職退休後,應中天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先生的邀請,擔任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董事長,推廣有機農業及有機農產品驗證,加強社會對有機農業的信賴度及保障消費者權益,成立 10 年來,基金會驗證服務面積逹全臺 20%,驗證戶數逹 10%。借助我在行政管理資歷、農業學術領域及有機農業推廣等領域的長處,集團公司轄下棉花田有機農場與棉花田生機園地的有機栽培及經營管理方面,適時提供農業栽培技術與農場經營方向。棉花田生機園地在全臺擁有 60 餘家店面,以行動支持在地小農,鼓勵小農透過有機及友善大地的耕種方式,讓在地小農得以獲得穩定收入。此外,感謝中天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先生,讓我從公職退休後,有機會參與集團公司在生物科技、生物醫藥與有機農業等三個領域深耕發展戰略佈局,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關懷生命,共同創造人類身心靈健康的神聖志業。
 莊子說過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所以厚積薄發這是我人生處世的準則,成就任何事,須學會謙虛做人、低調做事,蓄積好能力是非常重要,當積累到適當的時候,就會水到渠成。此時回憶起當年下定決心再度前往美國留學取博士學位時那股衝勁,年已 40 歳離鄉背井一人獨自在美國讀書,至今心中仍不免感到唏噓,那時心想如沒完成學業,真的無臉見江東父老,所以一直努力不懈的完成我人生最重要的學業。人云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這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卻因過於急躁,而功虧一簣,唯有透過不斷的積累知識、積累善緣,才能獲得一顆平靜而睿智的心,來面對各種挑戰,這是我這些年來人生的領悟。
 感謝培育我的母校,中興大學,讓我除了學習知識外,還學會了「以誠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態度,使我在人生歷程中面對各種挑戰時,隨時抱著廣結善緣的心態與人交往。感謝所有曾與我共事的朋友們,提攜我的長官們,沒有大家的幫助,憑我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那麼多事情。最後要感謝此生對我最重要的人,我的賢內助劉淑珠,任公職40 餘載,大多數的時間都因公務奔波在外,一人身兼數職,相夫教子,使我能全身心的奉獻給社會,在此願表逹我心中最真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