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來源:微笑台灣
智慧新農力「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之應用」計畫成果專刊

近年來,隨著氣候趨向極端化,造成作物生長時 序錯亂、病蟲害增加、農作物保鮮與貯運不易 等衝擊,加上從農人口高齡化及農業人力短缺等因 素,使得臺灣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糧食供應不穩定, 較難與世界各國競爭。不過,這些影響臺灣農業發展的變數,都將借助智慧科技之力,可以獲得解決策略。

中興大學各學院展現各自研究能量,將農業與智慧串聯,提升台灣農業發展質與量。

●讓微生物更給力 為農畜水產增產創價 P.10


大家熟知的益生菌,在幫助人類保護腸道外,也能促進農作物、禽畜、魚蝦的生長與抗病。為了能讓微生物發揮「一菌多效」,加快商品化、產業化的腳步,興大植病系黃振文教授 團隊挑出3株芽孢桿菌屬益菌(枯草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1株稠李鏈黴菌,與農業科技研究院植物科技、動物科技及水產科技研究所共組研究團隊,在科技部「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之應用」專案的支持下,展開微生物跨領域的應用研發。而目前這項計畫已有初步的技轉成果,由台茂奈米生化公司技轉其中2株益菌的應用。


●神奇植物內生菌發威 強大農作物的生長力 P.12
要讓農作物快速生長、頭好壯壯,也可不必倚靠基因轉殖、品種改良、噴灑農藥與肥料唷!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植物內生菌生物刺激素,就項大力丸一樣,給作物增強健康茁壯的驚人功力


●搞懂基因編輯 革新現有禽類育種模式 P.24
雞肉是台灣主要食用的肉品種類之一,根據2020年統計,國人一年吃掉將近6億隻白肉雞,這還不包含土雞、烏骨雞等其他品種。隨著氣候變遷與全球化,熱緊迫與相關疾病也愈發嚴重,因此除了飼養環境的改變之外,從育種開始改良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溫室作物對抗熱障礙 從根溫管理下手 P.62

台灣夏季炎熱無比,溫室環境不通風、高溫悶熱,對不耐熱的作物帶來生長障礙。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激發這些作物的抵抗力,讓它們身處逆境也能健康成長,維持產量與品質?




●作物健康超前預警平台 未卜先知水稻的未來 P.66
水稻是台灣最根本的糧食作物,以往農民靠著經驗施肥,用藥與灌溉,導致使用過量且耗費人力。國立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朱彥煒教授以水稻精準簡易的生理指標,設計智慧預警系統,讓農民預先知道水稻真正需求,即時用水用藥,為水稻「算命」和「改運」。




●茶園裡的大夫 從外觀到土壤的全方位診斷 P.74
「夏天高溫少噢,您的茶園生長的好嗎?」、「茶園枯枝多,收不到茶菁怎麼辦?」這兩個問題問到茶農心坎裡,起因於乾旱所衍生的土壤特性與植物根系生長間的問題,茶農很難靠經驗與運氣來克服。在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申雍教授團隊努力下,藉由科學數據觀察和多元視角,提出問題解方。





●運用大數據分析 牧場狀況透過雲端報你知 P.76

牛奶是許多人早晨必備飲品,也因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喜愛將牛奶加入茶飲增添風味,但關於台灣酪農產業你是否了解?過去酪農大多依照經驗看管牛隻,如今透過科技輔助,利用數據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牛隻狀況,也將牧場管理變得更加系統化。



●看得更多也更遠 以新科技精準管理蔬菜生產 P.86

在台灣有長達半年市場上的青花菜為進口,這情況不論從環保減碳或經濟效益而言都應該改變。在國立中興大學宋妤教授團隊努力下,台灣已經可以利用無人機搭配感測器與雲端平台克服許多青花菜種植難題,以後不僅能吃到更多在地生產,甚至也能享受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品項。



●最強保鮮術加持 臺灣水果挺進遠程市場 P.94

外銷過度集中單一市場,臺灣水果急待解決問題。從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到採後處理、冷鏈貯運、上架銷售,需要找出最適用的保鮮技術,讓水果銷往更遠的北美、歐洲、中東市場。



※建議前往成果專刊網站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