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校友 第31期
【校友點將錄】
安心的超級照護員-周孟賢學長
採訪 / 應用數學系 許英麟
▎大學是重要養分的來源
周學長民國 108 年中興大學 EMBA 領袖組畢業,到現在每學期都向學校申請回校旁聽一門課。長照屬於傳產,不像一般企業適用公司法,邏輯不太一樣。回校時,想到可以試著以企業的邏輯經營長照機構,正巧遇上政府改革長服法,公司以法人的形式進行住宿長照機構的營運活動,在校學到的企業能力便能學以致用於長照上。
▎隨著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增加,
高齡化社會已成為重大議題
學長現為青松健康事業總經理,民國 85年陳醫師預見到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創立第一家長照機構,開創青松健康事業的歷史。該事業整合醫療與照顧資源,跳脫傳統長照框架,用專業、愛與關懷來守護我們的家人,並且秉持「尊重、快樂、當責」的核心價值。青松很喜歡種樹,園區佈滿各式各樣植栽,不論是個案、家屬或員工,來到花園的時候會感到「青松」(輕鬆)、自在、樂活與健康。
  學長理念不僅僅營造在機構期間的照護,還有很多後續的關懷,也努力往社區去擴展,因此近年也發展出日間照顧中心,雖然近幾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不能開放日間照顧,還是透過視訊及網路工具和家屬、個案保持良好的聯繫與關心,並且持續給家屬新的資訊與消息。在員工照顧服務的部分,其實很多人覺得吃力不討好,社會地位也不算高,所以我們其中一個價值「尊重」,公司致力提升從業人員的價值與認同。針對照服員的職涯規劃,設計一套進階制度,每半年會有考試,通過便能加薪或提昇員工的資源。學長從基層做起,也考取照服員的證照,親自了解基層的狀態,以更具同理心,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近年配合政府政策,也鼓勵員工在職進修。以前照服員抱持的心態大多是賺錢養家糊口,前景與升遷的機會渺茫,但現在社會給予很多機會,新舊員工多了很多再次學習進修的管道,除了依照考核及績效做最基本的獎金、薪資的鼓勵外,還有職位的晉升,以及公司預計要公開發行這件事,提升公司與員工的軟硬實力更為重要。

以 IPO 為整合手段
  學長說 :「如果我們打造了航空母艦,但未來經營者不會開怎麼辦?」,經營團隊替未來接班者打算,第一要務是釐清組織架構,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其次則是避免人治,讓決策有延續性。落實於各部門,則從人才培訓、會計財稅、統一採購、合法合規到資源整合,每項都不簡單。為了準備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公開募股上市)、申請長照機構法人,就像為了跑一場馬拉松,要做訓練、飲食準備。今年農曆新年公司對員工進行調查認股意願,目前已經有超過兩百位同仁認股,能讓基層員工及幹部一起分享經營成果,有了共同的目標,當目標成為集團從上到下的集體共識,有客觀數據分析、妥善的因應方式,才能讓全體一致朝目標邁進。公發後股價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員工和社會大眾會對公司有所期待,進而共同努力,這便是走向企業及產業的方向。這個模式成功的話,甚至可以影響其他同業效仿,這一來我們的長照產業一定能有所進步。

AI 導入長照
  學長指出長照目前制度的挑戰,在新法規訂定後,因應細節會陸續推出函釋,但卻發現各縣市腳步不同,讓業者常不知所從。此外,長照機構定型化契約還在草案階段,目前與服務對象、家屬之間的各項約定處於尷尬期,加上法規上有每床收費標準上限的限制,也讓長照機構難以提供成本較高、品質較好的服務項目,希望未來能鬆綁法規,讓傳統長照機構能比較容易與高科技 AI、 IoT 結合應用。
  實際上現在不只在照顧的層面,前幾年開始出現的機器人雖然讓長照產業看到一道新的曙光,但目前僅是在互動上較為進步,而沒辦法真正取代人力。已進入高齡社會的日本有照顧機器人,但臺灣民眾對於機器人的接受度相對日本而言並不高,因此照顧輔助的設施,怎麼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便是一大重要考量。學長經常與輔具商接洽,發現大多數仍無法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認為研發者應該到第一線了解,以在實務上的細節更貼近需求。舉例智慧儀器可以進入住家,偵測更多數據給家人了解受照顧者平常的狀況。 AI 相關的設備,包含電子監看等等,在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具趨勢,而在照顧以外的,其實不只 AI,數位力量也不容忽視,透過智慧產品,降低人工在輸入資料等等重複性的工作,而節省下的時間,人便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思考如何更具效率。

布局當下著眼未來
  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在未來家人可能無法花時間來照顧自己的長輩,隨著總人口數減少,缺工的現象甚至也會更加嚴重。但這件事不僅是長照業者必須面對,高齡化社會對很多產業都會產生影響。銀髮族使用科技產品其實沒有障礙,使用臉書等資訊科技都能得心應手,所以除了長照,很多產業都應該針對不同群體進行產品的調整,進行預想,以銜接未來銀髮族變為主要市場所造成的改變。
  而延緩失能這件事也非常重要,如何延緩失能,避免進入失能需要被照顧的狀態,否則必定會出現照服員缺工的問題,對於整個社會成本而言也會是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應該讓大眾提早重視健康、重視運動、努力協助失能者復能,才有機會降低人力的需求,人對於自身活著的價值、意義也會不一樣。日本已經有很多附服務的高齡者住宅,其實現在臺灣很多建商也都在規劃高齡宅,政府也即將招標一項 BOT 案,所以未來應該會出現新的型態,學長認為也可以結合都更案,讓政府及有需求的民眾有雙贏的局面。
  高齡宅社區除了生活服務設施之外,還可以有診所、藥局、住宿式機構等。跟傳統的長照機構概念不同,長照業者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思考銀髮族的生活設計服務。銀髮族都會有食衣住行育樂等等的需求,很多產業都將改變原先的模式,開始依照銀髮族的需要思考轉型發展的方向。

疫情下的長照
  疫情讓全民看到健康的重要性,長期很可能流感化,因為這樣的經驗,大家有了修正的方向,譬如更落實感控的措施。一兩年前,衛福部推出手部衛生推廣的相關計畫,青松當時便主動參加了試辦計畫,通過認證後碰巧遇上了疫情,很快就能把相關防疫措施做好應變,包括建築的公安設備與規劃,都預先準備好了。疫情要做的修正,第一個便是近幾年很重要的數位化議題,要克服人與人無法接觸時,事情仍要繼續有效率地進行。目前我們在桃園、新竹、雲林、臺南、高雄、屏東等縣市都有規劃中的機構,這時就顯現了資訊化與數位化的重要性,如何透過數位化讓管理更效率化,是眼前重要的課題。
  最後,長照這個產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早晚都會碰到,但絕大多數一般民眾對長照還不算了解,甚至對長照的印象不太好。怎麼樣讓民眾更了解長照,長照是很正向的,而且是民生必需品。第一,公私協力,讓民眾對長照有正確的了解、政府要瞭解第一線實際的需求、業者要往民眾需要的方向發展,第二,讓不同產業與長照機構做更多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