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下你神聖的一票,一起支持中興大學社會實踐計畫
計畫投票網址:https://2020usrexpo.org/plan-detail.php?i=141
影片投票網址:https://2020usrexpo.org/column-detail.php?i=143


計畫介紹:Suupu mekan ido(一起吃飯)
(資訊來源:
109年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

中興大學USR計畫「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
前往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與樸溯永續發展協會共同舉辦「2020清流部落共學趣-認識賽德克織材製作與植物」工作坊

在八天當中,從苧麻採收、刮麻、揉麻、捻線到染色、線材整理,由部落老中青三代協力完成。
由於熟悉傳統織材、織布技藝的耆老年事已高,協會理事長瑪姮.巴丸(Mahung Pawan,我們都跟著部落的人稱呼她為團媽)希望將工作坊內容進全程攝錄為教學影片,我們便組成團隊前往協助。

在八天的工作坊期間,本工作團隊的影像紀錄不僅完整收錄了賽德克族紡織材料的製作過程,也捕捉了傳統織布文化中的性別分工、古語詞彙、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部落文化傳承的記憶等,帶有豐富在地特色的文化價值與意涵。
團媽的母親Lubi(79歲)跟Rabe(78歲)兩位阿嬤從小一起長大,她們提到小時候跟著父母走三個小時到山上種植苧麻、地瓜的記憶。部落的人透過mssbarux(換工),到彼此的田地幫忙。
女性背後背著小孩,邊走邊進行捻線,在一天繁忙的農事及家務勞動後,夜深人靜還得趕工織布。


活動結束後的下午,我們在團媽協助下訪談了Lubi。
Lubi以族語講述她的養母馬紅.莫那(Mahung Mona)作為莫那魯道家族唯一的倖存者,常在織布時吟唱賽德克族歌謠,有悲傷的,也有快樂的。訪談結束走回民宿的路上,不知道聊起甚麼,團媽突然提起她們家的戶籍資料裡,有好幾個部落裡的人。
她好奇地詢問母親,為什麼他們會在家裡的戶籍內。
Lubi告訴她,那些都是「Suupu mekan ido(一起吃飯)」的,霧社事件後暫時寄居在家裡的人。
有些是孤兒,有些是跟父母走散,或是父母比孩子晚到部落。等到他們的父母來到部落,或是結婚成家後,他們就離開了。


近九十年前,幾乎被滅族的賽德克抗日族人含淚依照Gaya燒毀家屋,被日本人強制遷移到川中島。在日本人警察嚴密的監督下,有些族人因為失去親人、事件創傷、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對未來的悲觀而上吊自殺。靠著互相扶持而存活下來的族人,在辛勤努力及勇敢承擔下,終於創造出今日清流部落豐富的農業及生態景觀....(更多資訊請洽109年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

109年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

https://2020usrexpo.org/plan-detail.php?i=141